11月5日上午,新葡萄88805wCO举办了博士研究生高端学术报告会,浙江大学何文忠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时代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现实与梦想”的学术报告,高屋建瓴,发人深思。新葡萄88805wCO副院长马文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外院师生一百多人聆听了讲座,收获颇丰。
讲座开篇,何文忠提出B2C翻译平台和远程口译的概念,指出了翻译市场的空白和未来发展前景。讲座主体分为AI发展现状、翻译模式和教学的相应调整等方面。
人工智能翻译背景
首先,何文忠匡正了媒体有关AI的假命题,表示AI暂时无法取代要求出版质量的高端翻译,强调了译后编辑的重要性和市场对高质量人工翻译的迫切需求。接着,何文忠介绍了人工智能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举出了现实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如物流智能分拣、语音转换文字和图片翻译等,进而引出了人工智能经历现在所处的窄域人工智能,以及未来通用、超级人工智能三个发展阶段。何文忠认为,自然语言理解过程复杂,机器翻译完全取代人工还遥遥无期。他提出了机器翻译的研发方向,即“越常用的语言对,垂直领域,文本类型,加之定制化引擎,翻译效率越高,可读性越好”。
翻译进入技术主导时代
何文忠表示,翻译方式经历了从原始的纸笔工具书翻译到现今云翻译和众包的团队协作模式的演变。随后,他中肯地提出,翻译教学尚未跟上翻译行业的发展步伐,当今MTI学生的定位应为同时精通语言文化、翻译、技术甚至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翻译领域面临颠覆性创新趋势,译者必须适应新的翻译模式,即机辅软件(CAT)中创建项目、机器翻译(MT)预翻译、人工翻译(HT)或译后编辑(PE)三步走。何文忠概述了CAT在翻译记忆,复用语言资产,控制翻译质量,简化翻译格式等侧面的优势,重点强调了监控翻译进度、云端操作、避免重复劳动的特色。何文忠恰如其分地列举了机辅翻译面临的问题,例如SDL TRADOS不能精确提取术语,漏译误译,标点符号转换不当,指称不明等,并对症下药,指出译后编辑的工作重点。
讲座接近尾声,何文忠警示,新时代核心翻译模型对译者双语水平的要求更高,翻译专业学生要提高双语写作水平,充分利用技术软件,重视术语的准确性,他提倡通过翻译实践,进行探讨学习,避免误译重复强化。他同时指出参与图书翻译的好处,通过翻译与各领域前沿对话,培养政治意识、技术素养、协同能力和质量意识等。最后,他呼吁高校MTI教育重心需从传统翻译技巧逐渐向译后编辑转型,注重搜集挖掘信息的能力。
文/图 连雨晴